在九型课堂上,Peter老师曾经提到,每一个型号的外延是很多的。的确,同一种型号的人因为其副型、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等等的不同,会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质。同种型号,不同的行为表现,意识到各种型号的外延,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各个型号了。
所谓型号的外延,是指同型号的人在行为表现方面会存在些许差异,比如9号,虽然他们彼此具备很多型号上的相似性,诸如注重关系,行动缓慢,避免冲突等,但他们之间还是会存在差异的。有的9号眼神是比较涣散的,他们不能长时间注视一个人。他们虽然看着你,但一会眼神就会涣散,你身体背后所有的景象都会被收揽到他们的视野中。而有的9号却是能够做到将眼神长时间聚焦在一个人身上的。有的9号是很难用语言很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观点的,常给人一种不知所云、不成系统的感觉。但有的9号却是能够条例明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在九型中,9号是属于远离人群的,副型为自我保存和一对一的9号,他们在人群中往往很容易被人忽略。而副型为社交型的9号,他们在人群中则会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会主动找人攀谈,一个人往往面向着多个人高谈阔论。
因为外延的存在,我们不能仅仅凭借着外在表现就简单地去判断一个人的型号。“下一个人的型号往往超出你的想象。”平常我们可能受到所接触到各型号人版的限制,对每一种型号的人往往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其实,没有一个人能够代表一个型号的,只是身上带有某一个型号的某些典型特质罢了。当我们接触的各型号人版多了,我们就会意识到,虽为同种型号,但每个人却又是如此不同,每个人都带有我们未曾想象到的特质,会表现出超出我们原有思想框架的行为。一对一的反恐惧型的6号可能也会非常在意形象,看起来会跟3号很像;而很多缺乏安全感的3号担心、忧虑的也很多,看起来会像6号等等。
我们在判断型号时,切忌单凭一个人的外在而下定论,更多的是要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原点。不管是什么型号,其前提首先是一个人,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经历,性格中难免会带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外在行为只是内在的一个反应,外在行为是可以伪装、修饰的,但内在却是连自己都无法欺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