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方向
1
解离方向通常在我们处于压力和焦虑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表现出来。
当我们全力推行我们自身这种类型的策略(没有完全退化到更低的层级),
但它并未改善我们的处境或让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时,
就会不自觉地按照我们解离方向的那种类型来行事。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无意识地表露”。
因为这些态度和行为往往是无意识和强迫性的,尽管它们并不一定直接具有破坏性。
2
我们几乎一直会看到自己(或别人)多多少少都是在我们的基本类型之中借以发挥功能的那个相同的层级上展开行动。
这有助于解释我们在各种类型的人身上所看到的令人困惑的行为“逆转”。
而且,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何不会突然从自己所在的这种类型的一般行为跳到解离方向的那种病态的行为,
以及在进入解离方向时为何不一定处在自己所在的这种类型的不健康范围之内。
比如,类型二的人相信自己必须一直友好和关爱他人,
他们需要照顾其他人而非他们自己的需要。
但实际上,类型二的人也希望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够得到照顾,
他们给予其他人关爱,也希望自己的慷慨行为会得到回报。
如果他们一直不停地付出,却似乎没有人回应一一或者没有以类型二所认为的充满爱意的方式一一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生气,
也会强烈要求让他们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
这就是类型二转向类型八的意义:他们开始强势地、强迫性地表现出被压柳的怒气。
他们不再继续压抑自己的需要和奉承他人,而是变得直接和坚定。
类型二的人越否定自己的怒气和需求,他们的行为表现就将越发具有爆炸性和破坏力。
如下原则在所有类型的人身上都发挥作用:某种类型的人所压抑的一切,在压力之下都会按照该类型的解离方向所指明的方式表现出来。
解离方向以及逆转
1号.讲究条理的类型一突然变得像类型四那样情绪化和不理性。
2号.有需求的类型二突然变得像类型八那样强势和具有主导性。
3号.有紧迫感的类型三突然变得像类型九那样超脱和冷漠。
4号.超脱的类型四突然变得像类型二那样过分投入和执著。
5号.离群的类型五突然变得像类型七那样极度活跃与散漫。
6号.有责任感的类型六突然变得像类型三那样争强好胜和傲慢。
7号.散漫的类型七突然变得像类型一那样完美主义和挑剔。
8号.自信的类型八突然变得像类型五那样深藏不露和充满恐俱。
9号.自大的类型九突然变得像类型六那样焦虑和担优
“解离方向(以及逆转)”这张图表简略提及了这个过程。
3
重要的是要明白,从某种角度来看,解离方向的运动只是另外一种生存的机制。
大自然已经为我们的心理准备了许多有用的“紧急出口”,这样我们就不会轻易变成病态。
解离方向也是一种可以让某些压力得以释放的途径。
舒放会让我们得到暂时的缓解,减缓使我们陷人更具破坏性的基本类型的不健康范围的过程。
当然,舒放并没有解决我们的问题。
在舒放之后,我们会消耗大量精力,却仍然不得不面对同样的问题。
舒放只是将我们的问题推迟到以后再处理。
当我们的人格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下,我们也许会开始习惯性地拖延,以至于看起来会是解离方向上的类型。
因为这个原因,在生活中遭遇情感困惑或重大危机的人经常会错误地认为他们属于解离方向中的类型而非他们的基本类型。
比如、类型一的人在长期巨大的压力之下也许会误认自己为类型四,因为他们会长期表现出一般状态和不健康状态下类型四的人所具有的许多特征。
与此类似,类型九在极度压力下也许会显得更像一般的类型六。
而且,当我们沿着层级下降时,这个过程还会加速,在从更低的一般范围到不健康范围的过程中达到最高强度。
我们也会观察到,患有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的人或者其人格具有显著的临界特性的人,
往往会更经常也更容易地朝解离方向运动。
他们的人格更加易变,也不那么有力地建立在其基本类型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更加转向解离的方向。
舒放
感受到一种情绪与将其舒放出来,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如果我们觉得不高兴,会以发牌气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加以抑制,安静地坐下来,任由怒气对身体的冲击。
当我们这么做时,我们有机会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看待我们的感情,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压抑自己的情感。
相反,我们将真实地感受,不让它们使我们采取强迫性的行为。
当你接下来看到自己在解离方向表现出舒放时,要试着不再这么做,即使已经有了苗头,这是一项内在修炼的任务。
如果有必要,在话说到一半的时就停下来,去感受你的身体。
审视你自己,看看没有舒放会是什么感受,以及能量聚集在你身体的什么地方。
当你直接体验而非释放这股能量时,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可以坚持多久?注意你也许会对自己讲述的有关这种情况的所有“故事”。
如果你继续进行舒放,又会发生什么?观察你自己,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评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