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地图
  1. 网站首页
  2. 易倾诉
  3. 九型测试
  4. 九型基础
  5. 九型型号
  6. 九型老师
  7. 九型应用
  8. 联系我们
  9. 投诉举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九型基础 > 侧翼知识 > 内容详情

影响夫妻关系的 3 种九型人格副型

分类:侧翼知识时间:2022-10-26 10:35:27 点击量:

第一种:自保

自保的人,关注对物质供给及安全方面的需求,包含食物、空间、物质、精力、安全、努力、积累、稳定、舒适、庇护所、温暖及家庭关系。

一想到“家”,他们可能就会看到房子、客厅、餐厅、厨房、卧室、父母或者孩子之类的。

“我会看到小时候的家、客厅和卧室,也会看到现在的家,卧室、客厅、沙发……”

“我没有孩子也没有对象,一想到家我就只想到了我的父母。”

“家里的玩具乱七八糟,孩子又吵又闹……”

“家里舒适、简洁,有电脑,有书……”

这是因为他们希望跟周遭的人有一个温暖的关系,倾向肩并肩,会一起面对一个活动,比如好好做一顿饭,关注家庭、孩子。

也更看重“我们有能力挣钱”,活在这个社会上的种种能力。自保的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所追求的点都是“我得到了什么”。

他们的注意力总是会不自觉地被这一类的东西吸引,比如衣服、天气、购物、装修等,而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或者因为某些童年经历导致他们觉得自己的资源被剥夺了,他们就会更加关注这些东西。

与关注性本能和社交本能的人相比,自我保存型的人一般都比较理智、现实、严肃、并且内敛。

他们也许有着许多丰富的社交生活和完美的亲密关系,但是如果觉得自我保护功能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不会感到快乐和安逸。

对于他们来说,伴侣像是守卫者——他们在一个稳定且现实的伴侣身上寻求的是家庭的平静和安全。

在与人相处中,他们更喜欢独处,与人相处也是 OK 的,但是在心里会有一点距离。对人对己都比较温暖,所以自保的人百搭,但都不能百分百,因为他们需要给自己留一个小空间。

第二种:一对一

一对一的人,关注性欲、亲密关系以及体内的生命活力,包括两个人的深度链接、亲密关系、个人魅力、亲密感、结盟及融合等。

他们一提到“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看到自己的爱人,或者和爱人在一起的场景。

“一想到家,我就会想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厨房里做早饭,我的爱人从外面走进来,轻轻地从后面抱住我,感觉很浪漫。”

“我会看到我的爱人在那里很温暖地看着我,然后旁边还有我的女儿。”

“我会看到我和爱人一起躺在沙发上看书,互相靠着对方。”

“我老公在床上看手机,看到我在沙发上,又过来找我。”

在亲密关系和活动中,一对一的人总是追寻这种强烈的刺激和亲昵的行为。与另外两种本能类型的人相比,一对一的人总是那么精力充沛,他们一般会比较强势、爱竞争、有精力,并且情绪高涨。

性本能强烈的人需要在他们的亲密关系中发生深度的性行为,否则就会觉得不满足。一对一的形容词为热烈。他们的情感更为浓烈,有些时候看他的眼神就能感受到那种浓度。

在彼此的交融中忘记自我就是最理想的境界,他们也一直在生活中寻觅这样的人和事。他们喜欢彼此之间水乳交融的激烈感觉,倘若伴侣不能与他们在热烈的性交中合二为一,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趣。

不过,在能量管理上,他们要么是很浓烈的连接,要么不连接。

如果你觉得一对一的人很“冷”,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和你对上。“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们追求小而美,所以一对一的人也是小众的。

第三种:社交

社交的人,关注的是我们的归属感、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往往也很在乎组织的架构。包括自己在社群中的角色和地位、自己的社交接受程度、归属感、参与感及友谊等。

而社交的人,一提到“家”呢,会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正在迎接客人的场景。

“把家收拾得很整齐,像是在迎接客人的样子。”

“我会想到过年家里杀猪的情景,很多人一起过来帮忙,一起喝酒吃饭,热热闹闹。”

“我会想到我们所有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其乐融融的。”

“我会想起小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烤火炉守岁的情景,几十个人一起聊到深夜。”

社交的人比较热情、开放、投入,也更有社会责任感。

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他们更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与之共享社会活动的伴侣,这样两人就能够一起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矛盾的是,社群型的人既不希望长期固定的亲密生活,又不想安静地独处,他们认为两者都是潜在的局限。

她们更喜欢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可以彼此看得到,确保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他们这种对人群的渴望,就跟蜜蜂、蚂蚁、羚羊、老鼠、黑猩猩、企鹅等群居性动物。

当社交的人没有参与到那些超越个人利益的群体活动中的时候,他们便会丧失对自我的认同感,觉得一切毫无意义。

他们归属感的背后是认同感。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但社交的人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上面。

社交的人来到一个团体里面希望被这个团体的接纳,他们能够同时关注到很多人的需要,这样便可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三种副型之间的关系及发展次序

副型作为一种本能,一个人的核心副型只会有一个,而且一生都不会改变,但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不同境遇下,一个人投放在这三个方面的时间、精力和行为的比例不同。

副型的确认是根据一个人一生整体上在自我、一对一及社交三个方面投入及关注的程度。

一个社交副型的人面对生活所迫,在一个阶段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自保上,但并不代表了他的副型产生了变化。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随着需要的不同三种副型行为的比例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在物质条件不是充足的条件下,即便是一对一的人在自我保存行为方面也会投注很多的精力;而底层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会发展出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时社交行为的比例又会相应地增加。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三个副型,只不过每种副型所占的比例不同,一般有一种或两种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按照需要层次理论,自我保存、社交、一对一三种副型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先后次序的。

标签: 第九型媒介者(1) 第八型支配者(1) 第七型享乐主义者(1)

相关搜索: 九型人格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

  1. 16型人格稀有度排名
  2. 十六型人格伴侣配对表
  3. ISFP——艺术家型人格(一)
  4. ESFJ和其他人格类型匹配
  5. 九型人格-9种性格特征分析
  6. 倡导者(INFJ)人格的优点和缺点
  7. 九型人格对应MBTI的性格类型
  8. 资深情感心理专家,在线一对一倾诉推广
  9. mbti十六型人格详解
  10. 提倡者(INFJ)
  1. 回顶

    回顶部
  2. 投诉

    举报

  3. 回底部

    回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