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
自保5的贪婪表现在他们对隐匿或庇护所有着强烈需求。他们需要把自己围起来,从而能够躲在墙后面,或者为墙所保护。
心理上(也通常身体上),自保5会筑起厚厚的城墙,把自己和人群和外界隔开。这种型号的人通常需要在墙内拥有一切,这样只要他们不想,就不用冒风险去进入危险的外界,而且还能让自己存活下来。
这类5号需要和他人维持界限或潜在的界限,防止他们造成自己的任何贫乏或耗竭的威胁。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能控制这个界限,以免浪费包括时间和个人空间在内的资源,或者造成失控。
然而,这种姿态的问题就在于它的极端倾向。生活在封闭的圈子当中,并不能真的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通常人们都会有能力说:“我要这个”,来表达自己的想要,以及走出去,主动获取自己的想要。但这一类型的5号既开不了口,也无法争取。他们只能尽力保留那些自己有能力去获得的东西。自保5克制自己的需要,因为任何渴望都有可能打开依赖别人的大门。
自保5需要知道,他们有一个安全之地,以避免感到迷失在世界当中。他们有一种必须防范着的感觉,也感到难以表达愤怒。隐匿的习性也体现在采取“隐秘行为”上;他们秘密地行动,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不会和保持防范相冲突。
这种隐匿的需求,会造成他们自我表达的困难。这个副型是三种5号里面最不善言辞的。自保5是最沉默寡言的5,他们很自然地放弃欲求,只要最低限度就能勉强度日。这类5号通常会经历一种依附于物体,场所,关系(非常少,但还真有)的感觉。
因此自保5学习在墙内生存。这在卡夫卡(可能是自保5)的作品里很明显。他写了一本题为《城堡》的书,还有一部叫做《我脑中有个广阔的世界》,还有一篇叫做《饥饿艺术家》的故事。里面的主角是一个宣布放弃的专家。自保5偏向于放弃冒险,然后想“这不值得”。
荒诞派代表小说家卡夫卡
自保5的成长方向:自保五要走向无执,可以通过松开边界意识,并在努力去连接感受(比如愤怒),即使这会引发恐惧或不适。试着对别人更开放一点,频率更高一点。同时,觉察关于「满足需要很难」的这个信念(很可能是错的)是如何让你陷入贫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