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P的功能原型:
ENTP — 发明家 Ne Ti Fe Si Ni Te Fi Se
阳面四维功能: Ne 1st:主导功能(英雄/女英雄原型)
Ne功能最早通常在ENXP的儿童期开始形成(劣势功能亦然如此),优势功能是自我的一部分,自我是我们最有掌控感的部分,因为它与能力和潜力的控制感有关。Ne-Si功能在童年时期一般会被ENXP一起使用,但随着成长——直至中年或是基本成熟以前,他们的Si功能往往会越来越弱(如果家庭中没有给予他们适当的规范与矫正的话)
Ne—Si阳面功能轴,表现于擅长发现可能性,记忆某种事物时通过联想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个体内部记忆、经验、价值观等。一般ENXP的细节记忆点会比较个人化,通常不是为大众所理解的。一般Ne主导的表现并不是我们日常语境下的“外倾者”,他们并不如Se主导类型那般善于言谈、绘声绘色甚至“好动”。他们的外倾表现更多在于对于多元信息、可能性的贪婪,他们的脑瓜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来自于外界的想法,但其中却难以有自我强烈的想法与主体意识。很多时候他们与大脑中的幻想、有趣世界观的设定融为一体。
极其极端的Ne主导类型角色,可参照《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与判断型不同,驱动外倾直觉型的能量并非来自有意识的意志力或认真考虑的计划。那是一种感知能量,对外部世界可能性的直觉视野,他们将这种感知视野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因为是他们以非常独创和个人的方式“首先看见的”。撇开现实的考虑不谈,他们感觉自己负有实现该可能性的使命。这种可能性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对他们是无可争辩的召唤。可能性成为他们的主宰,在为其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会废寝忘食。他们会一直工作到将鬼怪从瓶子中释放出来。如同荣格所说,“新的可能性是一种驱动力,直觉无法回避它,为此,其他的一切都得牺牲”(1923,P.464)。但是,一旦将鬼怪从瓶子中释放出来,或者人们都认为能够从瓶子中释放出来,他们的兴趣已经转移了。鬼怪不再是可能性,而只是事实,其他的人可以继续接着干下去。[1]
一言蔽之,Ne主导的ENTP类型容易被各种稀奇古怪的可能性给俘获,以致于他们往往忘了一开始的主题、核心是什么,甚至由于思维过于发散,他们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刚才想到了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前进的、开拓性的、具有冲击性的,他们的视角并不会被事实的表象限制,而是超越了事实的表现,以致于他们时常忘记内化、录入细节、经验与具体对某种事实的印象。
一个关于Ne功能主导的特别例子[2]:
张三自小充满想象力,但他总容易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某种固定的事物上。他善于在多种事物中找到类似的特征——譬如说他会通过苹果联想到梨子、桃子等多种水果,然后跳跃到被苹果砸的牛顿,联想到一系列的历史名人,再跳跃到伊甸园的金苹果由此联想到人文社科范畴。随着他的联想不断增多,他已经全然忘了一开始自己所想的苹果概念。当联想结束后,他可以说出任一组事物与另一组事物的相关性意义,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但如果要让张三看到他所联想事物的整体意义,他则容易摸不着头绪,即使他有高度的创新能力,但依然难以将其所想创造出来。
同样的,张三对经验的把握也总是捉摸不定,对于老师家长所灌输、教育的经验他往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小时候明明家长教育过张三不要玩火,但张三一直喜欢拿着打火机到处乱晃,直到真正引起失火。而在很多时候,张三在自己探索后总结出的经验,往往早就是家长老师所教育过的,但他却会相信并遵守这种由个人探索而来的经验,反而无比遵守。这种现象一直叫家长老师哭笑不得,请问张三是属于Ne功能还是Ni功能一二位的类型呢?
分析:
在这个例子中,张三显然是Ne功能的使用者,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张三追求的是客观环境中的多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意义,以致于他极其容易忽略主体。而当他得出创新性的想法和概念时,则容易因为思路过于发散而导致无法看到整体意义——整体意义就代表着张三要重新将那些可能性浓缩成某种特定的主体意义,而由于他早已忽略主体意义,也就导致他必须通过思维功能或情感功能的帮助,才能够判断出整体意义/主体意义是什么。而不能直接看到它们。
同样的由于Ne功能强势,就代表Si功能被压抑,外倾直觉所带来的作用也是忽略主体,张三难以看到某种规则、经验背后的具体意义,他往往只能够通过探索、考虑客观环境的变化再找到规律,去看到这种具体意义到底是什么。
也因此,对于ENFP还是ENTP类型原型的个体而言,适当地发展判断功能是首中之重。否则他们就容易迷失在幻想的老龙中,不被现实困住,而容易被自身的“脑嗨”给困住。如果他们的判断功能并未发展好,则会带来天马行空、三分钟热度的问题,不遵守世俗规范甚至践踏,以致于为了新的可能性的追求显得冷漠无情。且如果他们不借助判断功能(Te/Fe/Ti/Fi),则就难以内化具体的、实际的经验,对客观事实基础的认识,他们的想法也就难以落地。Ne主带来的开拓性、创新性甚至可以改写一个领域的潜力就会黯然失色
ENXP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优势功能Ne的认识和重视越多,ENXP的Ne功能便越能发挥它的优势,并趋于稳定,同时也能够带动ENFP第四功能Si的发展。真正的建议是鼓励孩子或是正在成熟的该个体,使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式鼓励他们开拓自身的Ne信息视角,建立多种新的可能性之后通过适当的事实基础,去规范及内化他们所探索的可能性中宝贵的财富。
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都得到发展的时候,我们会将它称作已经形成为人格骨架提供意识支持的“脊柱”。他们可以说是同期发展的一对兄弟,出现在我们人生最早的时候。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为特征的角色,有利于形成人格的“脊柱”。能够使我们意识到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之间的这个轴,可以使一个人知道他或她是谁,也让这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比较容易保持自己身份的整合性。 Ti 2nd:辅助功能(父母原型)
ENXP在青少年时期才逐渐开始分化二三功能。但如果家庭并没有给予ENTP的Ti功能足够多的分析空间,去支持他们的思维功能茁壮成长,便容易让ENTP困在第三功能Fe及第六功能Te的局限中。他们的思维也可能会是流于主观的、左右互搏却又自圆其说的,梦话连篇却又自认有理的。
一般而言,ENTP在健康状态下的第二Ti功能是主要和外界交互、行使自主权与获取对外界掌控感的功能。在帮助他人时ENTP惯于给予他人思维上、方案上漏洞的改善、建议。这个过程中他们的Ne功能可能是内隐的,他们在尝试使用逻辑拆解的方式给他人提供新的视角,间接使用Ne功能促使他人看到新的可能性。
她们会尽可能地在人群中去推敲每种立场背后的逻辑观念中的定义及差异、尽可能在思维上求同存异。但如果他们的思维功能或能力并未发展好,其所带来的坏处是他们并未内化好自身的逻辑链条,他们所说的话很有可能是自相矛盾的,在上一秒他们会肯定A去说服他人,而在下一秒为了肯定B而去否认A再去说服他人。且通常思维奔逸,一时间让人生疑却又无法发现其逻辑漏洞,这种发展层级的ENTP无疑是一个狡猾的投机主义者。
如果ENTP的第二功能Ti发展得当,会使她们比起利益的回报、规划的价值、效益,更注重逻辑观念上的变通、自洽与合理。即使一个理论已经被事实证明毫无作用,但EXTP也感兴趣于去推敲这个理论的内部规则、逻辑、并设想它能够在哪些场景中成立——甚至去支持这个理论(这个过程通常会有创新性且严谨的推论,避免了自相矛盾的陷阱),比起事实上的推理证明他们更重视逻辑上的分析论证。
第二功能的原型意象叫做父亲/母亲,第三功能则叫做永恒儿童(少男/少女),这就直接涉及到了ENTP的第一依恋对象是父亲、母亲亦或者说是其他长辈——ENTP的第二功能形成会更多地受第一依恋对象、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而第三功能的形成则更多地受我们与第一依恋对象的互动与联结模式、自身的选择所影响,共同左右了ENTP和外界互动的策略,二三功能的轴则形成了“双臂”。
辅助功能位置上的功能态度在大多数的成人身上都能得到充足的发展,它会是我们最得力的左右手,经常被用来去帮助和支持他人,和他人产生互动。辅助功能是父母般的功能,它主要是去帮助自我与他人发展,也经常是他人的榜样 Fe 3rd:第三功能(内在小孩原型)
一般而言,ENTP的Fe功能往往是被第二功能Ti所带动的,也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他们通常选择在逻辑上更自洽的立场,这往往带来的可能会是中立的粘合剂(好情况)、两面派(中等情况)或是人际孤独(坏情况)的结果。
由于Ne主的影响,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特别是新的可能性的刺激,在很多时候不够成熟的ENTP很容易陷入“相对合理”的困境中,而失去其个人立场。亦或者有另外一种极端情况,当一个ENTP类型连同主导功能Ne被压抑时,就容易陷入“绝对合理”的迷思中,他们会不断变化其思维与话术,只为了佐证自己的某一观点/立场是“正确的”,在这个时候他们连同自己最擅长的外部视角也失去了掌控感,完全注意不到他们这个时候的话语是漏洞百出的。但无论是这两种情况的任何一种,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为了让自己受他人欢迎、大多数人的情感支持与喝彩的虚假形象不被打破。
ENTP往往对人际关系的联结是不足够信任的,在不够成熟时他们对此的态度十分矛盾且不稳定: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会很容易忽然主动积极、又忽然回避消极。对他们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以及信任感,但他们会认为很难存在长期稳定且和谐的人际关系,这背后也有他们的阴影功能Fi作祟。也因此他们很容易迅速开始社交、开始一段关系,又极其容易结束社交、结束一段关系(或是压根和大多人保持距离感与点头之交)。这会给他人一种玩弄关系、游戏人间(亦或者过于回避关系)的感觉。一般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是陷入了一三功能循环的loop,即指Ne-Fe功能循环。他们的视角过于外倾,以致于她们缺少“我”的概念代入,给人的感觉通常不那么沉稳。值得一提的是,一三功能的循环并不只是一三功能的循环,其中也有第六、第八的两个原型功能的参与,在一三循环中,内倾人会更加内倾接近于自我封闭,外倾人会更加外倾接近于浮于表面。
一般发展成熟的ENTP类型,在人际关系的作用上会更愿意考虑情感氛围、他人的感受并主动选择去建立信任关系。通常会带给人一种创新理性但又随和风趣的形象。这种状态在25岁以下的ENTP类型中是很少见的。
第三功能并不往往被ENTP所控制,祂是一位永恒少年,是ENTP们童年中所形成的关于孩童的情结,在童年中虽引起重视,但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照料的部分——祂需要一个行为良好的人去赞扬、支持、强化和引导它(才能够发挥它本身的作用),将会成为我们的第三功能。而祂是需要一个足够稳定的内在客体所支撑的,而第二功能在其中则会成为第三功能较有力的保护者与促进者(但并不能完全保护),但并不能使第三功能保持稳定性。它通常表现地较第四功能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八维理论中会有一三loop的概念
第三功能同时也会给予第二功能一定补偿,它们如同一四功能一样,彼此之间也是互补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心灵中一条人格轴上,而且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个体心灵层面,它们像意识的双臂一样起作用, 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被意识性地用来去支持他人或者被他人支持,它们为意识的脊柱(优势和劣势功能)提供一种平衡,使我们自己更加关注我们是什么人或能我们能做什么、能为自己做什么。
因此,脊柱可以被视为与我们自体相关的轴,双臂可以被视为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轴。当然在这里需要指出的这两条轴也是互补的关系,一条轴总是理性轴(迈尔斯.布里格斯的术语为“判断”),而且另一条总是非理性轴(“感知”)。例如,我们会利用双臂去使自己冷静下来,当我们太倚重非理性的脊柱时,双臂也会使我们与人相处时变得更加理性,双臂还能够支持我们去超越僵化的理性脊柱。反之亦然。 给ENTP的判断功能发展建议——《天资差异》:
在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上,他们必须选择具有内在的潜在价值和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可能性。其次,一旦开始,就要义无反顾。他们必须坚持到证实了某种东西:某一观点是可行或者是不可行,他们是应该还是不应该继续。如果一位直觉型妇女写作了很好的神秘小说,然后因为不愿在余下的人生继续写作神秘小说而停止创作,这不是放弃,但是,如果她在写作中途,或者在应该完成得很好的结尾写得很糟糕,那就是放弃。
在上述选择性和持久性两方面,直觉型的人都需要充分发展的思考和情感带来的稳定作用和影响。这不仅能够给他们提供评价自己灵感的标准,还能够在工作最枯燥的阶段给他们提供自己人格特征的优点和自我约束。
缺乏判断的直觉型很难有始有终(看看他们所启动的如此众多的项目就清楚了),不像发展均衡的直觉型那样对克服困难感到兴奋,他们不稳定,不可靠,容易沮丧,并且如他们很多人自己承认的那样,对不愿意做的事就绝不沾手。
所以,外倾直觉型的人必须尽快发展自己的判断。这种人格类型通常在年幼时就可以识别。范·德·霍普认为,“该人格类型的孩子对生活充满了喜悦和欢乐,但非常容易厌倦。他们总是考虑新奇的事物,他们的想象总是给他们暗示新的可能性。他们的十指分别抓住一样东西,总是什么都想品尝……在年纪幼小的时候就希望与众不同”(1936,P.43)。例如,他们对完成学校的基本作业和要求不感兴趣,更愿意做点额外的和哗众取宠的事。但为他们自己的利益着想,宏伟壮观和与众不同不应该置于基本事物之前。[3]
Si 4th:劣势功能(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
ENTP的劣势功能Si,会是羞耻感的来源。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被迫使用劣势功能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与劣势功能表现出优势功能相反性别的负面原型特质:防御性、歇斯底里、绝望、易怒等等。
那么在ENTP身上有关于第四功能的更多防御则会是:不相信个人经验、主观印象、回避对于过往细节的追忆以及对自我的不信任,难以内化稳定的客体而更多选择去迎合并见诸行动。或是在濒临崩溃、主导功能被长期压抑的状态下过度使用自己的Si功能去引用套引用,不断地引经据典却又毫无自身的思想,直至思想上看起来实质,但实际上都是幻想的大厦崩塌。(ENFP作为ENTP的同源人格也会有类似情况)
通常,ENXP会感受到客体充满着各类变动性,自身难以把握,索性不信任自身的经验或是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体系、导致他们的自我意识会一直不清晰。如果一直保持着这种方式,则会让她们陷入对人生意义的迷茫、自我效能感的减退,一旦脱离了客体,她们难以明晓自己想要什么、去坚守自己的信念。这个时候他们通常也失去了行驶二三功能去判断问题的能力,会有两种情况:1.过度不切实际的幻想性规划 2.过度不切实际的流于幻想回避现实
Si的劣势往往会让她们觉得找不到与过去的联结感,自己宛若处在一个断桥上,后面象征着过去的桥坍塌了,与之而来的则是象征着未来的桥也一并崩塌——她们似乎被时间裂缝抛弃在了现下,感觉到自身像是行尸走肉般。不汲取过往经验的负面影响,是她们拒绝去觉察自身(失去真正复盘自省的力量,通常即使“自省”后也会把问题抛给外界,认为是他人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她们极易罹患神经症甚至是精神障碍。第四功能Si的不稳定往往会导致相同态度的Ti功能失调,二四功能一旦缺席他们便容易陷入一三功能的loop。
当然,4th Si也会表现在她们在探索客体时对于极其个人的经验、细节的过多关注,或是对于已有的经验体系的坚守。这可能使她们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经验主义”。极端的表现在上文已经说过。
对于ENXP来说,发展Si的方式可以说是记录生活,她们需要梳理自身情感、信念的来源并且去总结,建立更加完善的经验体系并去认识它。
而ENTP若想有效地觉察到7th Fi,使其起到一定效用,就需要先发展Si。要知道,(无论是普通心理学还是荣格心理学中)情感建立在情绪上,而情绪一般建立在内在的感觉与具体的印象中,如果是缺乏自我觉察的情感,也只能是浮夸的、流于表面的。
而一旦ENTP的第四功能si得到了发展,第五功能ni也会与主导ne进行配合与补偿,此时ENTP的思路会更加具有收束性,更加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开拓了足够的视野信息的情况下,他们往往能不断地另辟蹊径找到让自己的二三功能更好配合的方法,而不至于“左右互搏”。
尽管劣势功能带来羞耻感,但是劣势功能与灵魂或精神直接相连,是心灵中最理想的一块地方。让我们有更高事业或使命的能量都在心灵的这片区域,也是我们自己身上相对脆弱和无力的部分。
荣格心理学认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发展是一个人后半生的主要任务,而劣势功能是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相关联,会以一种更具创造力和适应性的方式出现。
在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都得到发展的时候,我们可将之称作已经形成为人格骨架提供支持的意识“脊柱”。( 弗洛伊德在八维理论中被认为是INFP,他的内倾情感使他能够成为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当他仍然是一个年轻医学生的时候,依然能够结合外倾思维能力去明确有力地提出一一个理论,并使用自己的理论去弄清楚他所治疗个案的动力。) 阴面四维功能: Ni 5th:第五功能(对立人格原型)
如前文所说,ENXP的Ni功能是能够帮助她们更加关注主体性的概念、意象,用聚焦性思维辅助自身对于可能性、或是机会主义的更多有效探索与发觉的。譬如说ENXP列出了许多plan A B C,但显然的是其中不少方案是不符合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在这个时候除了动用思维功能以外,Ni会帮助她们从更加主体的角度去选用方案,以更加符合针对性的需求。
同样的Ne功能也是阴阳面四维的桥梁,起到重要的承接作用——这点我们已在前文中不断地申明过,藉由此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去平衡发掘我们阴面的功能。
若要健康使用并发展Ni,ENXP可以更多关注多种可能性背后的内容,并不断地向下挖掘进行对可能性的确认。不仅把感受放在当下的体验上,也更要关注自身所建立的既往认知体系是否足够完善、能够为自己所用。这其中也是需要二三四功能的配合。否则他们对于可能性的洞察也仅仅是理想化的一厢情愿。
情结与阴影相辅相成,在ENXP幼年时期,最早发展优势功能Ne与劣势功能Si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诞生出与他们相关的阴影(Ni与Se),正所谓情结越大阴影越大。但阴影并非是不可化解,如果发展得当,它还会成为情结在升华过程中最得力的助手。
代表对立人格原型的第五功能Ni,是ENXP防御机制的原始来源,当ENXP感到Ne的地位和它最重视的价值感遭受攻击时,倾向于迅速选择第五功能Ni进行防御。因此我们可以断定的是,第五功能能够与第一功能起到相互补偿的作用,而对立人格的防御方式究竟是消极或是积极的,往往与我们的防御机制的升华与固结相关联。
第五功能实际上在第一功能足够强大,没有被压抑时便能自然而然的发挥其优势。 Te 6th:第六功能(消极的父母原型)
辅助功能的阴影,也即是长老功能,与辅助功能恰恰相反:它去指责与批评自我及他人,将他们困住,让他们去怀疑自己的一切(因此又被称为批评家功能)。但ENTP同样可以发挥此功能的一些特殊优势。例如在面对客观问题与实际事件中,他们是可以用Te功能的批判色彩去避免自己的思维过多流于主观理念性的王国的(即指Ti功能)。在这个时候他们的Te功能是为了Ti的精准自洽而服务。而他们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帮助他人
通常在ENXP四五功能得到稳定之前,她们并不能够自如的使用Fe,往往则会是用来消极猜疑自身、他人,具有强攻击性的功能。这种是指不成熟状态下的Te功能,对他人:为了佐证自身的合理性歪曲客观现实,偷换概念的魔术手,在快速的诡辩中植入根本不存在的逻辑去辩驳对方。对自己:在做事情之前的过度准备与自我怀疑,或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更改计划以致于方寸大乱,总要让自己达到某种固定的目的和范式(更糟糕的情况是,不断的更改目的和范式,并认为每个都是需要达到的,这个时候的ENTP往往最自相矛盾且“左右互搏”,最理想化却又最功利主义。就像我们上文所说的“狡猾的机会主义者”)
任何类型最好合理规避第六功能带来的批判,或是负面影响。如果ENTP要发展第六功能Te作为一种新的策略或是防御,也要注意在合适的时候去看到实际的思维范式、对事物有基本的客观了解或与他人制定计划,避免让自身思维完全流于主观或是过多受到外界变化的形象,导致“见风使舵”。
对于我们来说面对第六功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重视或给予一定限制,就像我们面对一个行为不端的儿童所采用的方式那样。在这种情况下,长老的原型或角色也可以被视为消极的或者责难的父亲角色,同样在女性身上与之对应的巫婆,可以被视为一个挑剔的母亲,其看起来几乎无法被取悦。
而一旦第二功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我们去有意识的强化此功能的优势与强度,也并非是难事。 Fi 7th:第七功能(小丑/愚人原型)
ENTP可能往往察觉不到这一功能在自己身上、或是他人身上的表现与重要意义,这是她们的盲点功能,与自身的创伤经验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所有类型都更能够认识自己的第四功能是如何劣势的。而第七功能在个体发展不成熟的时候,他们会盲目自信地认为自己“很会使用这个功能”,或是压根看不到,形成了思维与视野的盲点。
ENTP的类型个体在发展不成熟的时候,都容易认为充沛的个人情感只会影响思维的客观、合理与自洽性。他们认识不到人的本质是感性的这一点(往往只流于“知道”)。他们甚至会使用自身不成熟的Fe功能去绑架他人的视角,让他们只看到自己“与人为善”的一面去逃避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内在个人情感。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Fe层面的关系始终容易不稳定的原因。
接近成熟甚至自我整合的ENTP类型个体,除了更考虑关系导向、人际关系的联结的Fe层面内容以外,也会开始尝试尽可能理解到自己和他人的内在情感,尝试建立更深层的共情(指自身能够在共情他人的时候,能有同样的感情,而不只是“同理心”)。但ENTP一般比较难以达成——也并没有太大必要去达成这个目标,不过至少在这个时候他们学会接纳自身与他人的内在情感了。假设他们能够化解其中曾经被情感忽视等关于情感体验的阴影,这些来自于他们接近无意识中自身的被释放的情感潜力,会成为他们与他人建立坚定甚至忠诚关系的有生的力量。
同时任何类型的第七功能都会与自身的第二功能起冲突,因为第七功能是第三功能的阴影,而往往在二三功能配合时,如果第七功能起到了不正当的作用,会导致第三功能的创伤经验被激起,我们会对第二功能失去信任,这会导致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他人互动。
第七功能,即为小丑原型,它本身与第三功能的创伤性经验密切相关,是我们面对使我们如孩童般茫然失措的难题时,在无意识中出来捣乱的功能,它会更大程度地使我们进退维谷,让我们无法认清现实;但当我们能够通过合理处理第三功能的创伤性经验时,它同样能够被我们所用,这时候它能发挥教他人认清现实的效用。但这同时便意味着我们需要正视,并且跨越原生家庭对我们不恰当的管束甚至伤害。
Se 8th:第八功能(魔鬼/恶魔原型)
对于任何类型来说,第八功能都是不必刻意去使用的——因为它不仅是第四功能的阴影,更是站在了主导功能的对立面,刻意使用会相当的危险。恶魔人格这个术语表示与心灵中最无意识的部分相连的原型,通常集中的是ENXP最顽固的和最无意识的性格缺陷,通常来自这个原型和与它相连的功能态度。
当然,即使ENXP不去刻意使用第八功能,也依然会在日常生活中在自身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主导功能外倾直觉与第八功能外倾感觉表达的都是对于客体的关注,只不过前者更多地是关注客体中抽象、概念性的内容;后者则是关注客体中实感、直观性的内容。通常ENXP在参加外界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事实、物体中蕴含的可能性,而非是它的具体刺激本身
一般ENTP/ENFP过度使用Se功能时,往往是他们被现实生活绊住了手脚,再也看不到新的可能性的时候(这个是最糟糕的状态,长期处于可能会导致神经症)。他们在此时会过多追求即时的感官享乐、物质满足,对可能性的追求被阻断取而代之的是物质感受的贪婪需要。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的高度混乱,失去主体性的,越是这样,他们便越容易失去对生活的方向感。这十分的危险,这个时候的ENXP们需要注意重新使用自身的二三功能,亦或者尝试打开自身被封闭已久的内在感觉Si功能,否则他们所捕获的刺激永远是转瞬即逝且毫无意义的。他们在这个时候是在通过诡异的倒错方式试图找回自身存在的意义,却又逃避自身的内在感受(Si)。这样做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是会同时运用到感觉与直觉的,只不过是有意识与无意识之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ENXP在对客体概念的探索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对客体的感官体验下——即使ENXP主观感受上可能关注不到这一点,但是比起外倾感觉(Se)在第四个位置的INJ来说,是更容易体验到客体带来的刺激与影响的。
八功能中,最无可救药的功能态度像是一个魔鬼,但是这个魔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象征着阿尼玛/阿尼姆斯的第四功能的发展而进行一定驯化,它们之间同样可以起到相互补偿的作用
尽管我们的自我意识通常难以忍受劣势功能(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能够把我们的自我意识放大并投射出去,让所有人都会看到我们意识中这个丑陋笨拙的区域),但我们发现最重要的是,我们大部分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对立人格或恶魔人格所携带的功能对他人施加的影响。也因此,第八功能可以是我们终生的阴影功能,除非我们另外七个功能足够强,能够帮助我们提取潜意识中的材料到意识当中,否则这个功能是难以发展其优势的。